精准医学
Precise Medicine
精准医学

       全球每年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居高不下,并且以每年0.1-1%的速率增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中国2020年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死亡病例300万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23.7%,30.1%)。


        肿瘤异质性是导致恶性肿瘤难以治愈的原因之一。具有相同病理特征的肿瘤患者对相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能有所不同。每个患者之间不同的免疫能力、代谢谱和肿瘤组织学特征,可能导致不同的肿瘤浸润能力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次,由于肿瘤异质性的原因,肿瘤患者在化疗和靶向治疗过程中还可能面临耐药问题。癌细胞产生耐药性,将会使药物对癌细胞的作用停止,并且很快导致癌症复发/疾病进展,最终造成患者死亡。




    精准医疗是一种考虑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暴露影响的个体化干预措施,而传统的体外用药模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过去几十年中,二维(2D)培养的细胞系一直是体外研究的主要工具。但是大多数细胞系主要来源于肿瘤,缺乏对应的正常细胞系。并且细胞系中缺乏组织中各种分化的细胞类型,这些问题限制了细胞系在个体化医疗中的应用。体外动物模型如PDX,将原发性肿瘤组织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中进行药物筛选,与细胞系相比可以更好地保留亲代肿瘤的异质性。但是PDX模型构建效率低下,难以实现高通量分析。


       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见证了类器官技术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体外类器官模型具有不同于传统细胞系和动物模型的显著优势:类器官技术可使来源于正常和患病组织中的干细胞在三维培养条件下生长并自我组织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类型,可以重塑来源组织/肿瘤的特征,并可模拟临床相关的药物反应。而来自匹配健康组织的类器官培养物(如肝类器官)可用于识别药物毒性。并且类器官培养周期短,培养成功率高,可稳定传代。


       肿瘤类器官培养技术可以在治疗前,将病人体内获取肿瘤组织在特殊的三维环境下培养成迷你的“试药器”。通过类器官培养筛选敏感性更高的抗肿瘤药物,选择最佳抗肿瘤药物方案以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和耐药发生。2018年,在一项21例胃肠癌肿瘤患者的研究中,验证类器官培养预测药物有效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93%。


肿瘤类器官药敏测试流程

    华医再生肿瘤类器官精准医学平台基于自主开发的类器官扩增、传代、冻存、复苏等相关关键核心技术和高通量药敏测试系统,已实现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膀胱癌、肾癌、胆管癌和前列腺癌等肿瘤病人活体肿瘤组织或冻存的组织中培养出三维类器官,并且研发了这些类器官的肿瘤药敏测试体系。具有如下优势:

成功率高

基于自主开发类器官培养基和核心技术,肿瘤类器官培养成功率可达到50-90%,可为更多患者尤其是肿瘤多发转移和耐药患者带来更多治愈希望。

检测通量高

基于高通量药敏测试系统,最快一天内可检测上千种不同的药物和化合物组合,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的药敏测试服务。

覆盖种类全

可检测药物包含各癌种FDA批准、NCCN推荐和3期临床药物,一次性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